●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于 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市民与慈善》调查报告负责人)
经过大半年的街头拦访和入户调查,受访市民逾万的《市民与慈善》调查报告近日在市慈善基金会正式出炉。调查显示,97%的上海市民都通过各种途径捐过善款,人均捐款次数为3.9次,平均捐款数额为250元。“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上海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闭飧觥安罹唷焙汀扒傲小本烤贡砻髁松虾T跹拇壬莆幕兀
龚丹韵:您在六年前也指导过类似的调查,与六年前相比,市民慈善如今有什么不同吗?
于海:我觉得上海的慈善文化有很大进步。比如慈善动机,响应组织号召曾经是第一动力,现在排在很后面,助人为乐占了60%以上,个人的主观善念成为主因。
过去,慈善一度被认为是有钱人的游戏。随着上世纪80年代慈善理念的传播,慈善基金会陆续成立,90年代慈善的做法逐渐被接受,政府开始倡导。但当时人们的心态依然是:别人都掏钱我不得不掏。直到今天,市民开始完全出于自己的认可,主动慈善,以获得内在精神上的满足。汶川地震更是让这一慈善精神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所以现在,内在动力更强于外在要求,这正是慈善的源头活水。
其次,六年前的调查中,并没有企业社会责任这种说法,我自己也是五年前刚刚接触到,当时觉得在中国提会不会太早?但这次调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广为市民所知。观念已经走到了实践前面,甚至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乃至更多中国城市的流行观念。
龚丹韵:为什么会观念先行?
于海:我想这可能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定位有关。上海的国际企业很多。企业社会责任原本是国际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善于学习和接受先进的国际经验,通过学者提出、媒体推广、舆论探讨等传播。 虽然这些做法在实践中难免有波折,但是先进理念容易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传播流行,得到认可。
调查设计中有一道题:市民对企业慈善怎么看?认为企业是为了维护公共形象、捞取利益还是尽企业社会责任?没想到选企业社会责任的居多。市民对企业的评价可能乐观了点,但这说明中国企业确实开始登上慈善的舞台。企业捐款多在聚光灯下,传播力比个人行善大得多。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一直多有批评,但企业从原来一点不做到做起来,总有一个过程。即便是作秀,但只要形成拿企业社会责任说事的社会舆论,对企业行善肯定有促进作用。
因此从整体结果看,上海的慈善理念还是走在前面。一座城市的慈善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要有经济基础,二要有慈善的文化观念。从这个角度看,大城市推行慈善观念更容易:不仅有经济水平的优势,更有文化观念、教育程度和信息传播的优势。同时从生活方式看,大都市也能将先进理念与时尚元素结合,使慈善成为一种酷的生活方式而大行其道。
龚丹韵:那么调查中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于海:我们的慈善起步较晚,差距总是有的。最大不同就是实现途径上,市民主要依靠单位、学校和居委会,而非民间机构;即使是慈善组织,也是有官方支持的组织更容易得到市民信任。具体的项目选择上也是如此。问到“最愿意捐给谁”?答案多是生活困难或受灾人群,这些和政府项目基本契合。其实慈善不只如此,它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曾报道过一些孩子早夭的家长组成了哀伤团体,互相帮助,这是民间自发的慈善项目。又比如一位香港女士举办了成长心连心活动,专门帮助青少年学会与老师家长沟通,这也不在政府项目里。
我们的特点是国家慈善,利用官方强大的组织网络和能力来实现,这样有公信力,但我们也需要发自民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期望上海的公益组织,有朝一日能成为全社会的公益领袖之一。比如美国加拿大有一个联合劝募的组织,到了年底,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其有意思的劝募广告,对创造社会的慈善文化上贡献甚大。上海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外交官多、外国人多、年轻人多,城市充满活力,很多白领乐意把业余生活放在公益项目上。对慈善而言,民间创意有更大的生命力。
龚丹韵:回顾整个2008年,雪灾、地震、洪水,不断凝聚起社会的慈善意识,但同时,指责受捐人不知感恩的事件也络绎不绝,令慈善文化显得尴尬。
于海:过去我们是熟人社会,没有帮助陌生人的传统,所以讲究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恩怨相报是和小农社会连在一块儿的。这与现代慈善理念还有一定距离。慈善是出于怜悯,帮助不认识的人,钱到了他手上后,你不应再心存支配他人生活方式的想法。这才符合现代慈善的理念动机。一些机构的慈善活动还延续着报恩传统,其实人要有感恩心没错,但这要发自他们内心,也要维护受助者的自尊心。
今天的青年一代助人为乐,回报社会,都已经渐渐超越恩怨相报的传统观念。比如,他们对捐赠的责任提出要求,一定要确保钱花在了需要的地方。这种权利意识,表明新的慈善观念正在形成。
龚丹韵:也就是说现在年轻人的慈善理念已经和传统不一样了?
于海:是的。文化程度越高、交流越多的城市渐渐会有这样的特点:年轻人更了解慈善的情况,他们不再只靠组织号召,而是一种主体选择,乐意选择和自己人生经历契合或感兴趣的项目,帮助特定人群。比如说一位盲人复明成功后,最想成立的或许就是帮助盲童的慈善组织。又比如汶川地震后,不少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接带着钱去学校,不是什么都交给机构。我遇到很多民间组织的创始人都是白领,他们更关心社会上一些分化的人群,以特定项目、特定人群作为慈善运作的核心。这样的好处是:会吸引更多对特定项目有兴趣的人。当一个人主动慈善且有定向目标时,会愿意花更多的钱,比如教育领域、艺术领域等。资助内容之丰富多元,在六年前几乎不能想象。
国际经验表明,都市白领最容易成为慈善的主力军。他们把公益活动看作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看作时尚生活。年轻人可以做得很乐呵,上海有一个提倡健康、可持续生活并乐于行善的公益组织,名字就叫“乐活”,他们同时获得了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成就感。社会最好的慈善文化,就是慈善常态化,它未必需要人人崇高,却能成为日常行为,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骞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缃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