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1日电 今天出版的新京报刊载文章指出,对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应该正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但完全没有必要惊慌失措。仅就物价对利率的影响作用而言,下半年物价变化拉动利率上升的力量不大。
文章指出,在中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价格最受人们关注:一是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其变化集中反映在消费物价指数即CPI中;二是资金商品的价格,即利率。前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人们的经常性货币支出;后者与人们的金融投资活动密切相关。两者又密切相关,消费物价指数是利率变动的风向标,利率的变化要跟踪物价!
文章称,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会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对未来的物价上涨将起到推动作用;美元未来可能走软会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等。
央行近日发布的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未来价格走势虽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消费物价走势和央行对物价发展趋势的判断,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人们担心物价走高会导致央行再度提高利率,从而给个人金融投资产品特别是证券理财产品的收益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文章指出,CPI不可能大幅上涨仍将低位徘徊,预计今年全年涨幅在2%以下,最高不会超过2.2%。因为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格局是供过于求;物价的全面和大幅上涨失去了基础性条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抑制了物价水平的上涨;资源类商品价格改革虽然是引致物价上涨的因素,但国家会慎重、稳妥出台每一项具体的提价措施,并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及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由此,文章指出,由于投资、信贷等宏观经济与金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利率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不过,仅就物价对利率的影响作用而言,下半年物价变化拉动利率上升的力量不大。因此,就物价层面看,金融投资者大可不必对物价变动影响利率从而影响金融投资收益忧心忡忡。(苑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