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9日电 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年一度的审计报告。公众所关注的,除了并不让人轻松的中央部门违规违纪资金55.1亿元的审计结果,还更多地注意到了今年审计报告的一个改变:“不点名”。对此,今天出版的《新京报》刊载文章指出,审计报告只是改变了点名方式——从“集中点名”变为“日常点名”,并非不再点名,或者拖延点名。
文章表示,人们似乎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这种改变。因为,公开点名对违规行为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被点名单位置于公众的注视之下,必须要拿出整改措施,这也是审计的初衷。
而对于公众的疑问,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在央视《新闻会客厅》接受采访时,正面回答了“‘审计风暴’变‘和风细雨’”的缘由:并非“怕得罪人”,而是“报告毕竟篇幅有限”,以后将通过审计结果报告制度“把问题分批分散地向社会进行公告”,逐步过渡到常态。
文章称,这样的解释是有道理的:
首先,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理性的社会,所有的公共事务都应该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转,运动式、风暴式的运作或许会有短期的成效,但以长远计,需要制度化、常态化的运作。
其次,关于公开审计报告,《审计法》的规定是“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第三十六条),这里的用语是“可以向”,而不是“应当向”;谎灾,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更多的是审计部门有选择的义务。
文章指出,以“集中点名”较之于“日常点名”,人们更看重后者。当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然建立,审计查出的重要案例主要都通过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布,没有必要像在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之前那样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列举许多具体事例;同时,限于篇幅,审计查出的所有重要案例不可能一一列举,难免挂一漏万,在已经曝光和未曝光的单位之间也造成了不公允。
除了上面两个因素,日常点名更能发挥社会监督的威力。因为日常点名,公众和媒体可以有较多的精力和版面(节目)报道有关问题,追踪问题的解决,从而让审计效力持久发挥。
文章最后表示,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开是接受人民监督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称赞审计署过去所做的工作,也更对未来寄予厚望。所以,人们期待审计报告只是改变了点名方式——从“集中点名”变为“日常点名”,并非不再点名,或者拖延点名。而且,距明年全部公开审计报告的时间已经不多,审计署能否兑现承诺,让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