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han.cc |
|
"3.15"的反思 2000年3月11日 09:59 在"3.15"即将到来之际,我作为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假冒伪劣产品在中国大地上 肆虐,正直的名牌、品牌产品却无法进入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个企业的悲哀,国人的悲哀,国家的悲哀! 假烟、假酒、假药、假币……从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到农民的种子、农药,到工厂的原材料,以至大学的文凭、居民 的身份证,只要你能做出真的,我就可以做出跟你一样的东西来,能不能用是小事,只要能挣钱就行…… 制假造假,一般不可能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还得有人去销售,去把假东西拿出来卖。有暗底里卖的,偷偷摸摸,自个 也觉得不能光明正大;可也有公开卖的,而且还理直气壮;甚至还有不卖真的,只卖假的,因为假的挣钱多,真的利润薄…… 至于这些假东西到了消费者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是扔了几个钱,还是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甚至危及国家的 稳定,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了。 多少年来,"假"祸一直在猖狂嚣张,难道就没有人管吗?不是!每年的"3.15",每个地方的消费者协会,还 有我们的新闻媒体,以及一些"路见不平,拨刀相向"的义士,都在作不休的努力,但很遗憾,现实生活中"按下葫芦起了瓢" ,更甚至有打假者被假打…… 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谁能同我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呢?欢迎有识之士发表自己的高见。 "cnkj" <cnkj@363.net> 相关专题:2000年两会专题 |
|||
Back to Top |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
政治透析 | 经济观察
| 科教文苑 | 社会时尚
| 体育博览 | 娱乐放送
| 军事天地 | 两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华人世界 | 国际了望 中新社专稿选介 | 中新社图文专稿 | 中新社新闻图片 | 中新社影视产品 | 中新社经济信息 |
|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所刊稿件务经授权 |